夏季肉鸭瘫痪多是什么原因,该怎么防治?

Connor 比特币交易平台 2022-11-07 95 0

肉鸭瘫痪是我们在肉鸭饲养过程中经常遇见的疾病,无论是育雏阶段,还是在育肥阶段,给我们广大养殖朋友们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,特别是在每年的夏季鸭瘫一直困扰着养殖朋友,下面把夏天经常遇到的肉鸭瘫痪做更深一步分析,希望对大家重新认识夏季肉鸭瘫痪有所帮助。

一、发病特点

要集中在15日龄到20日龄,在整个鸭群中比较肥胖、鸭子翻个倒地呈游泳症状,死亡率低,但会出现3%到10%的淘汰率,以目前苗价4.8元/只,直接导致单只经济损失7.01元/只。

解剖病变心包积液,心脏内外膜出血,骨颅内膜出血明显。

二、发病因素分析:

1、气候因素:夏季频发,特别是雨后突然晴天,太阳蒸发地面的水分, 形成蒸腾作用,导致空气的湿度增加、温度升高,最后导致体感温度增高。

2、棚舍因素

封闭舍和自然通风棚舍对比如下图:

发病几率

封闭式

自然通风

高度3.3米以上

高度3.3米以下

宽度大于13米

宽度小于13米

发病高

发病低

原因分析

机械通风空气流动湿度小,不易高温高湿

自然通风空气不流动,棚内高温高湿

肉鸭蒸腾效应小

肉鸭感受蒸腾效应大

棚宽自然通风空气不流动

棚窄自然通风相对发病

机械通风是肉鸭养殖的趋势,在整个饲养过程中,无论成活率、料比、均重、养殖密度都比自然通风强的多,希望广大养殖朋友相互探讨肉鸭的养殖新模式。

发病几率

3、密度因素:经过市场跟踪在育雏期间45只/平方米要比35只/平方米出鸭瘫的比例要增加,特别是因气候原因不敢扩群的鸭瘫增加的比例。

展开全文

三、解决方案:

夏季的肉鸭瘫痪是个综合症状,首先要在管理方面、疾病方面等因素入手,以本人在市场临床经验总结一下几个方面做分析。

1、补栏前检查网床的平整度,发现平衡度差的棚舍及时修复。

2、自然通风的棚舍建议548控制在2斤/只左右,封闭棚舍建议在2.3斤/只,提前过渡549料号。

3、15日龄之前出现瘫鸭一定要重视浆膜炎的发病初期,建议在7日龄内注射利高霉素(禽利高)作为预防,减少幼浆膜炎引起的鸭瘫。

4、降低饲养密度,及时扩群,平养肉鸭一般在15日龄扩满全棚。

5、加大棚舍内纵向通风,使棚内的空气流动起来。

6、随着日龄的增长,光照强度逐渐变小,建议节能灯3米一个3瓦—5瓦灯泡,以肉鸭看见吃料为原则。

7、药品预防方案

①清热凉血的中药,降低肉鸭夏季瘫痪有比较好的预防效果,例如清解合剂。

②磺胺类药物。

总结

根据以原因分析夏季鸭瘫主要是由于气候高温高湿,棚舍硬件条件差等原因。

他养鸭不用水,竟年赚千万!

养鸭之家2019-07-22

提起肉鸭养殖,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污水横流、臭气熏天。但随着国家的管控,环保这一方面就成了养殖户首要考虑的问题。

为了达到环保要求,许多新型养殖方式应运而生,有位养殖户靠着养鸭年入千万,就是得益于新型的养殖方式。

养鸭新模式,一平米养27只鸭

在浙江省一个养殖场内,鸭子被赶上了网床,从水鸭变成了旱鸭,这个模式叫水禽旱养新模式,不仅破解污染难题,还提高养殖效益。

普通养殖场养鸭,一平米只能养7只。而鸭子上了架,一平方米可养27只鸭。靠着这种新模式,2018年,浙江省养殖户林柳伟养殖蛋鸭9万多只,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。

网床养鸭,提升成活率

在网床上的鸭子不和粪便接触,羽毛干净整洁,有效降低了发病率和死亡率。

因为是蛋鸭养殖,他把养殖场分为了三部分,前头是产蛋房;中间是休闲区,铺的是镂空网格,使鸭粪掉落,确保清洁、减少病害;后头是浅浅的“澡堂”,2000只鸭仅用8立方米水。

这种养殖大棚需要铺设地板砖,安装自动除粪和通风系统,地板砖刮粪干净,粪水不往地下渗,对土壤没有污染,达到环保目的。

鸭粪浇果园,环保又省钱

为了消耗鸭粪、液体肥,他300多亩的基地中,搭建了160亩的橘园和40亩水塘。鸭子的冲栏水、洗澡水先贮于水塘,待沉淀和发酵后,用作橘园的液体肥。

目前,林柳伟养了9万多只鸭,每年花费20多万元便可解决污染问题,刚好抵去了橘园的用肥成本。

水禽旱养技术在大棚内进行,不受季节、气候和环境的影响,一年四季都可以养鸭。

根据《农业科技报》报道:这种网架还可养肉鸭,40天就能出栏,周期短、见效快,不仅养殖户收入高,而且还环保。这种新生产方式的运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养鸭队伍中。

参考资料: 中国畜牧兽医报、农业科技报// 图片来源:网络 侵权请联系删除 // 编辑排版:三农洞察

养鸭亏本的村民不如养它,亩产3万公斤,年盈利数十万元

中国养鸭联盟1月1日

现在养殖的村民都知道,不求盈利只求保本,特别是在养鸭的村民,鸭子本身食量大,销售价格不高,因此有很多村民放弃了养它,不过这两年发有很多养殖户改变养它,一年下来,收益满满,年收益过数十万元,身价提升了不少。

原来这些村民在放弃养鸭后改成养殖这种鱼,这种鱼曾经被人称为”水中人参“价值非常高,怪不得一些村民早看到养殖它能给自己带来很不错的利益,还在养殖不赚钱的村民不如也养它,很快就得到第一桶金了。

其实这种鱼是非常特色的,它叫“虹鳟鱼”原产于北美洲,是高档鱼类,是世界上最名贵鱼类之一,也是世界上最广泛养殖重要冷水性鱼类,它被移入多个国家,在中国最早测试养殖的是黑龙江,后来因为人工卵化效果不大而停止培育。

随着科技发达和人工培育技术提高,在国内的黑龙江、北京、山东、山西、辽宁等地区,村民开始对虹鳟鱼进行繁殖,终于有了效果,由于它的具有肉味鲜美、营养丰富、食用价值高,人工繁殖简便,开始吸引很多村民对它养殖。

由于虹鳟鱼是引进鱼类,现在市场也不算饱和,普通市场还是没有销售,因此早看到市场大的村民就采用了人工养殖,经过成熟的养殖经验,现在的产量都非常高,按一亩面积来统计,每一年产量为3-3.5万公斤,这将是非常高产量的鱼类,虹鳟鱼不但产量高,享受价格也不低,现在市场一斤销售价格都能卖到30-36元之间,这样一亩鱼塘每一年收入过十万,这对于过去养鸭的农户来说,养殖它完全改变了他们收益,而且非常乐观,多面积养殖它,那一年盈利下来也过数十万元。

对于现在鱼类市场来说,当地平常鱼的养殖基本没有多大的利益,而虹鳟鱼将代替它们的市场,因此看得更远的村民都要早了解,机会来了也可以拼一把,如果做得好的那很快就有一笔很高的利益了,不过光头佬提醒村民,虹鳟鱼的养殖和普通鱼类有一定的区别,因此第一次养殖要得谨慎,要看清市场动态,免得自己亏本了。

评论